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3:02    次浏览
点击“儿童早教”免费订阅关注“儿童早教”每天都有分享,不见不散,交流可联系小编微信690482683。家附近的菜市场门口,经常会看到一个卖凉皮凉粉的小摊,摊主是个大约三十来岁的女人,因为自己特别爱吃西安凉皮的缘故,所以时不时会光顾下。这几天,小摊旁边多了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,好几次路过都看到他趴在一张小方凳上面写作业,人多的时候就会帮着妈妈收钱打下手。昨天买完菜又一次路过,没忍住嘴馋,欣然走进小摊准备带一碗回家。摊主显然和我有些眼熟了,很自然地朝我笑了笑,问:“还是要凉皮吗?”我也微笑着点头,还没等我开口,摊主就说了“配菜多点,凉皮少一点,辣油多点,对吧?”我笑了,说你真是好记性。 看她很麻利的弄着,我顺势把其中一只手拎的菜放在小摊桌的一角,准备腾出手来拿钱包,好不容易取出零钱,恰好她也打包好了,我付了钱拿好所有东西正准备离开,旁边响起一声稚嫩的声音:“阿姨,你的钱掉地上了。”我低头一看,还真是,一张五十的钞票躺在地上了,还没等我反应过来,小家伙蹲下去捡起来递给我,边说:“就是你掉的,我看见了。”结果旁边的孩子妈妈责备了一句:“看见了你怎么不早说?”孩子嘟囔了一句,:“我以为阿姨自己看到了,所以……”那一刻,我真的莫名地被这对母子深深感动,也对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很想走近他们。今天我特意又去了菜场,没有买菜就专门想去买碗凉皮。小男孩在不远处和别的摊贩的孩子一起玩耍着,趁着这机会,我和孩子妈妈聊了起来。原来她和老公都在上海打工,夫妻俩在老家农村有2个孩子,这是老大,今年8岁了,下半年就要上二年级了,下面还有一个妹妹,也已经4岁多了,两个孩子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。这次放暑假,特意把大孩子接到上海,一来让孩子见见世面,二来也是想孩子了。 我说您的儿子看起来真的很乖,好几次都看到他自己在做作业。她笑了笑说,我又不懂这个,做作业从来帮不上什么忙,他成绩很好的,脑子很聪明。她还说,儿子在老家的时候,五六岁就已经能帮奶奶烧饭洗菜了,现在妹妹洗澡洗头都是他弄的。聊起儿子,她一脸的幸福和满足……活不肯要,我只好招呼小男孩过来,说阿姨很喜欢你,这只文具盒送给你。孩子的回答真诚而出乎我的意料,他说:“阿姨,我有新文具盒了,期末的时候学校发的奖品哦!”我没有继续勉强,突然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自以为是。他们什么都不缺,缺少东西的人其实是我们自己。 小编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这是俗话,也是实话。很多的例子告诉我们, 有时候不是孩子不行,而是我们对孩子的“爱”实在太多了,很多城市里的孩子七八岁了仍旧不会自己洗脸穿衣,连盛饭也是家长代劳。我也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有妈妈问我:“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?每次都要哄半天才吃!”请问一下,你们有听说七八十年代农村的孩子不爱吃饭的么,有听说过穷人家的孩子要追着喂饭的么?也许我这话说的有些糙,但是理就是这么一个理儿, 孩子不爱吃饭那都是大人惯出来的毛病!当然,通过和这对母子的相处,也让我不禁感慨,我们平常嘴里左一个'育儿理念'又一个“儿童教育法”,以为自己对于教育孩子早已信心满满时,面对他们,才知道这一切都很苍白。原来最好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,而是品德与行为的影响;最好的父母也不是学富五车的大知识分子或者家财万贯的大老板,而是品行端正、善良诚实的堂堂正正的“人”!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如有侵权、违规请与我们联系